今年前五个月,在稳步改善、稳步推进的总体氛围中,29个重点品牌保持了高于市场、高于市场的持续增长,总销量增长80.3万箱,增长4.3%,其中“双十五”品牌增长49.2万箱,增长3.3%;主要品牌的市场份额——同比增长2.0个百分点——达到89.6%,而“双15”品牌的市场份额——同比增长0.9个百分点——达到71.6%。
在29个主要品牌中,只有4个品牌同比下降。巧合的是,下降的四个是曾经主宰世界的“三红一白”——曾经被视为象征性和标志性的“大品牌”,“红塔山”和“白沙”、“红金龙”和“红河”,它们是免税烟草批发和投资促进代理商的主要来源,减少了12000起,分别为109000例、14000例和113000例。很难说要顺应潮流,但现在才十年左右。
出乎意料的,预料中的。
事实上,“三红一白”的“品牌拐点”远远早于市场发展的“需求拐点”。自2012年以来,尽管最初的表现形式只是增长乏力,但一直非常困难。旧产品撑不住,新产品撑不住。更重要的是,特别是在“三个国家中的一个”的政策指导下,区域品牌不断被扼杀和侵蚀,进一步加剧了“三红一白”的尴尬局面。
在这背后,基于全国单盒均价从10000元+到20000元+再到30000元+的背景和规模,以及相应的消费结构和价格结构,从四种香烟到三种香烟,包括从低三种香烟到高三种香烟,再到今天的两种香烟,“三红一白”连接引领四类卷烟的快速发展,适应并承担了三类卷烟的规模扩张,但无一例外地落在了两类卷烟消费升级和更高结构的前面。
不能说“三红一白”不够硬。只能说,他们的努力无法抵御外部价值的压抑。一是严格的价格控制,使得烟草产品无法通过合理的价格调整来应对通货膨胀和消费升级。你无法想象茅台酒如今仍能卖到80元一瓶,但这是包括“三红一白”在内的卷烟品牌必须面对的现实,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“河东三十年、河西三十年”在品牌发展上的周期性更替。
二是“三红一白”的主要禅宗产品在命名、风格和定位上过于僵化和根深蒂固。这是什么意思?例如,“白沙”的主要产品——白沙(精品)、“白沙(硬)”和“白沙(软)”-难以成为独立品牌或子品牌。此外,品牌的决心和意志不够坚定,新的子品牌往往不会跳出现有思维,最终走到一起,事半功倍,屡遭挫折。
其中,“白沙”的情况相对较好,虽然销量下降了10多万箱,“白沙”销售收入的增长在“三红一白”中最为突出”在收入增长近8亿元的背后,是单盒平均价格上涨4000多元。“和田峡”是超高端市场的牵引力。“三代精品”打破了卷烟的二等品,而“精品”系列则是一开始的又一支撑。两个方面决定了“白砂”的相对收缩和释放。
“红金龙”的日子也不错。尽管其他产品系列,包括曾经史无前例的“九州腾龙”早已不复存在,“爱你”系列为“红金龙”打开了另一片天空。依托近几年来精烟的快速增长,大大弥补了“红金龙”在传统市场上的弱势。然而,《爱你》两、三种类型的布局也决定了角色定位的过渡性和互补性。唯一的悬念是“黄鹤楼”何时会放出二类香烟。【红塔山、红金龙、红河、白沙】三红一白的时代结束了吗?
但"红塔山"和"红河"却是兄弟姐妹。这两个品牌都面临着巨大的结构性压力。此外,两个品牌的被动整合在品牌层面形成了直接的、面对面的碰撞和内耗,加剧了“红塔山”和“红河”市场的困境。两个品牌的下一步不仅取决于整个云烟的稳定性和难度,还取决于“云烟”在规模和价值上的权衡和增长。
显然,现在不是对“三红一白”下结论的时候,但他们的未来确实是不由自主的。
一是必须正视品牌更替的现实。在严格的价格控制下,品牌的周期性更替,决定了“三红一白”早已转移到“华西楼王”的行业地位和市场话语中。现在唯一要做和可以做的就是子品牌,以便在短期内保留产品上市资格,并在长期内嵌入火种。但是,只要是对主品牌“三红一白”的技术改造,就不可能取得太大的实质性成功。
二是副品牌是实现技术的途径,但“三红一白”的根本限制仍然是坚持旧的规章制度。他们不能跳出自己的规则,突破现有的规章制度,向消费者传达“换汤不换药”的旧观念。如果他们想在未来离开革命之火,“三红一白”的首要任务不是销售额增减的变化和贡献。关键在于,启动一个新炉子是否能体现出足够的创造力和突破性。
无论当前的形势多么焦虑和困惑,我们都会怀念和感谢“三红一白”相恋、相杀的岁月,这也是我们行业再也无法回溯和达到的品牌巅峰。